福岛核泄漏事故
2011年3月,里氏9.0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,爆炸起火。

从那时起,受损的核电厂的大量核辐射污水便外泄流入海中,还有辐射性物质进入风中,通过风传播到中国大陆,台湾,俄罗斯等一些地区。

失事的工厂向太平洋泄露了大量辐射,福岛海岸附近的铯暴增到事故前水平的4500万倍。

根据研究机构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的调查,美国俄勒冈州Tillamook Bay 、Gold Beach 等多处的海洋生物体内都检测出越来越多的铯-134。
新闻报道:



而加拿大、美国不少政府官员都声称,海域中的鱼类体内所含铯-134对人类来说不是威胁。
铯134
追踪核泄漏污染的有效手段。铯-134是核事故后在陆地出产的食物中最有可能的污染物之一,同时也存在于淡水和海产品中。具有几个特点:
吸收性强:放射性铯可以由呼吸道、胃肠等途径进入人体,极易被吸收且吸收迅速。胃肠吸收率近100%。
不易排出:放射性铯进入人体后全部滞留于全身软组织尤其是肌肉中,而且可进入细胞内引发各种变异。
2013年,CTVnews曾报道说全世界至少有800人因为吃在日本水域捕获的鱼得了癌症,其中约一半人都不治身亡。而日本一直向加拿大出口75种鱼类。
从2015年开始,美国西海岸就陆续捕获了体内含微量铯134的变异鱼类。近年来,铯134在海水中的含量不断增强,以美国西海岸为例:


美国、加拿大捕获的各种变异鱼类(可能引起不适):





加拿大受辐射污染的三文鱼,鱼肉上会有白色组织。。。

受辐射污染的其他海洋生物:



本文转自微信号加拿大家园